Search

公司的廣告客戶,這陣子陸續請我們詢問Podcast的業配方式和報價,代表Podcast這個自媒體的能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公司的廣告客戶,這陣子陸續請我們詢問Podcast的業配方式和報價,代表Podcast這個自媒體的能見度、影響力、商業價值越來越受重視。

這篇崴爺不談技術面、經營面,我把這陣子得到的「數字」整理、分享給想加入Podcast的朋友們。

歡迎筆記、分享ㄟ。

▇【關於Podcast排行榜】

根據媒體統計,目前台灣有8000多個Podcast節目,正呈現跳躍性成長。

Podcast不像FB、IG、YouTube一樣,會揭露「收聽人數、分享數、按讚數」;因為看不到實際流量;對廣告主來說,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「排行榜名次」。

排名榜名次背後的「流量」,崴爺用手邊拿到的資料,大概抓出以下數字:

Podcast有分「總榜」和「分類榜」。

▲目前總榜前三名,一個月節目累積收聽次數高達「兩百萬」以上;

▲單集平均收聽數10000~12000可以擠上總榜前5名;

▲單週收聽數5000以上,可以上總榜前100名;

以上指的都是「不重複」收聽數。

崴爺做過一個測試,我開了Podcast放了一段節目音頻,只分享在我個人臉書,那一集節目一周的收聽數有300多個,我的Podcast排上了商業類排行的70名左右。

目前Apple沒有正式公開排行的實際計算方式,但崴爺觀察,有常態性推出節目的Podcast,在排行榜的表現會更好。

/

▇【商業業配方式】

目前Podcast主要業配方式有幾種:

▲30秒口播廣告
(開場、中場或結尾;放在開場的最貴、結尾最便宜)

▲2~3分鐘的業配置入
(由主持人自由發揮,通常不過稿)

▲專訪置入
(以人物專訪帶入產品)

/

▇【關於收入】

坦白說,目前除了top 10前段班的Podcast,廠商會比較有合作意願,不然就是主持人本身還有經營其他自媒體如:FB、YT,一起打包成「專案」。

這些前段班的報價,30秒口播可以報到2~4萬;2~3分鐘的業配置入5~15萬不等。

其他Podcast應該都還沒有辦法有商業收益,99%是「做興趣」的。

/



經營Podcast像跑「馬拉松」,你要有長期作戰的準備,

很多人興沖沖開了Podcast、做了四、五集,看不到效益就意興闌珊了;崴爺聽過一位資深Podcast分享:想要有一點成績,每週至少要上架兩集,至少要經營一年的心理準備。

現階段,崴爺並不認為經營Podcast可以得到實質的「利益」,但透過說話達到自我療癒紓壓的效果,其實還挺不錯的。

最後,崴爺也正式發表:我的Podcast開張了!
歡迎多多支持。

Podcast→ https://reurl.cc/D6e626

KKBox→ https://reurl.cc/9XxXNn

Spotify→ https://reurl.cc/D6evye

聽完後,留言在這邊,告訴我的感想和建議,崴爺會選出三位送上我準備的禮物。

(11/13公布於留言區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